您的位置首页百科词条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支原体肺炎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原为肺炎支原体,这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占小儿肺炎的20%左右,在密集人群中可达50%.常年皆可发生,流行周期为4~6年.肺炎支原体主要经呼吸道传染,可经血行播散至全身各器官组织.由于肺炎支原体与人体某些组织存在着部分共同抗原,故感染后可形成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导致多系统的免疫损害,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机制与直接毒性作用及免疫损害两者有关.不仅多见于年长儿,婴幼儿感染率也高达25%~69%.指导意见临床表现临床上常有发热,热型不定,热程1~3周;刺激性咳嗽为突出表现,有的酷似百日咳样咳嗽,咳出粘稠痰,甚至带血丝.年长儿还可伴咽痛,胸闷,胸痛等症状;肺部体征常不明显.婴幼儿则起病急,病程长,病情急,以呼吸困难,喘憋和双肺闻及哮鸣音较突出,可闻及湿啰音.部分患儿有多个系统病变表现如心肌炎,心包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脑膜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肝炎,胰腺炎,脾肿大,消化道出血,各型皮疹肾炎,血尿,蛋白尿等.肺外疾病可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状,也可直接以肺外表现起病.生活护理治疗原则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与一般肺炎的治疗原则基本相同,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生素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肺外并发症的治疗等5个方面.

1.一般治疗呼吸道隔离由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小流行,且患儿病后排支原体的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之外.婴儿时期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重复感染后才发生肺炎.同时在感染支原体期间容易再感染其它病毒,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因此,对患儿或有密切接触史的小儿,应尽可能做到呼吸道隔离,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供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及足够的液体.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可适当吸痰,清除粘稠分泌物.氧疗对病情严重有缺氧表现者,或气道梗阻现象严重者,应及时给氧.其目的在于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因低氧血症造成的组织缺氧.给氧方法与一般肺炎相同.

2.对症处理祛痰目的在于使痰液变稀薄,易于排出,否则易增加细菌感染机会.但有效的祛痰剂甚少,除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痰外,可选用必嗽平,痰易净等祛痰剂.由于咳嗽是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将影响患儿的睡眠和休息,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如水合氯醛或苯巴比妥,酌情给予小剂量待因镇咳,但次数不宜过多.平喘对喘憋严重者,可选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口服,4~6/(﹒次),每61次﹔亦可用舒喘灵吸入等.

3.抗生素的应用根据支原体微生物学特征,凡能阻碍微生物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对支原体无效.因此,治疗支原体感染,应选用能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脂尖,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此外,尚有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及磺胺类如SMx等可供选用.

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因为目前认为支原体肺炎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支原体作出的免疫反应.所以,对急性期病情发展迅速严重的支原体肺炎或肺部病变迁延而出现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或有肺外并发症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每次5~10/,静滴﹔或地塞米松0.1~0.25/(﹒次),静滴﹔或强的松1~2/(﹒),分次口服,一般疗程3~

5.应用激素时注意排出结核等感染.5.肺外并发症的治疗目前认为并发症的发生与免疫机制有关.因此,除积极治疗肺炎,控制支原体感染外,可根据病情使用激素,针对不同并发症采用不同的对症处理办法。